西方艺术脉络(25)——新艺术运动(1890-1910):是【第三孵化流派】(篇章二)
11.1、包豪斯的设计渊源就来自新艺术运动,当然又融入了后来出现的若干新的艺术流派。(由于包豪斯的来源较多,所以后文也有单列)。
11.2、维也纳分离派。
乔治·格罗兹《大都会》新客观主义—批判社会
11.2.99、所有主要分离派介绍:
慕尼黑分离派
1891年,巴伐利亚摄政王柳特波德在慕尼黑成立了旨在推广历史绘画的官方艺术协会。次年,96名倾心于印象派、表现派、象征主义等新艺术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在Bruno Piglhein带领下成立了与官方组织相对的慕尼黑分离派,这是中欧第一个分离派组织。之后几十年,各式各样的分离派组织陆续出现。
《吻》
维也纳分离派
最负盛名的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成立于1897年。不同于德意志地区对民族主义艺术(如表现派)的强调,维也纳分离派倾心于将绘画、建筑、装饰艺术统一起来,重视装饰性,更具国际色彩,和当时流行的新艺术运动不谋而合。
《死亡与少女》
柏林分离派
1898年,65名德国艺术家在马克思·利伯曼带领下成立了柏林分离派。利伯曼是犹太人,率先将印象派风格引入中欧,在他带领下,柏林分离派的活动一开始搞得很红火。后来,德国的消费者和艺术家开始排斥所谓“法国自然主义”,转而追求表现主义等更加德意志唯心主义的艺术,柏林分离派也随之分离,再分离。柏林分离派的代表有马克思·利伯曼、诺尔德、蒙克、珂勒惠支、马克斯·贝克曼,基本上是下个世纪的人了。
《原罪》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https://145758.com/yishudiangu/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