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脉络(12)——新古典主义的特点
新古典主义的特点: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在建筑上追求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上的朴实,形式上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通过复兴古希腊和托斯卡纳风格等来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立场。
新古典主义的核心目的:
回归到纯正的罗马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回归到具有理性主义色彩的古希腊艺术中去,也包含了要追寻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风格的动机。当然也和18世纪出现的反对巴洛克风格烦琐装饰的思潮密切相关。
代表人物有:
A、安格尔。
热衷于研究古学,强调绘画必须重视骨骼,肌肉跟随骨骼而动。他觉得过分塑造肌肉,会浪费很多精力,反而让作品变得平庸。并且他比较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强调绘画的基础。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很多素描的理论基础,都出自安格尔的理论系统。安格尔之后,印象派的时代到来。造型再也不是绘画的主导,画家们开始追求丰富活泼的颜色。
《大宫女》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新古典主义后期的代表画家安格尔就极为推崇这个原则。这其实是在新古典主义刚兴起时,约翰·温克尔曼发起了一场反对浮夸的洛可可风格的运动,宣扬回归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简朴,他就说出了这句影响深远的名言。
B、达维特(1748-1825),或译为大卫,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
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0岁时父亲去逝,由其叔父兼建筑师抚养,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
《马拉之死》
C、伊丽莎白·勒布仑(1755-1842)。
勒布伦在肖像上的特殊贡献是:把法国古典主义的肖像传统引向了现代化,即是说她的肖像尽量减少传统的程式化,赋予被描绘者以更多的女性的娇媚成分。她在俄国完成了约47幅肖像,几乎全都是沙皇的皇族与贵族代表,但这些肖像也充满人性和魅力。
《画家和她的女儿》 1789年 巴黎卢浮宫藏
D、普吕东(1758-1823)
皇后约瑟芬是拿破仑的妻子,拿破仑器重普吕东,让他为妻子画像。画家将皇后安排在花园一角的树林间,皇后斜靠在石椅上,左手托着头陷入沉思之中。画家表现她古典美质,但没有洛可可那种宫廷妇女的华贵气息,人物面貌和神情及所处的环境,隐含一种冷落感,约瑟芬那深思的面容,似乎在向世人表达她无法诉说的心境。古典主义画家普吕东在这幅肖像中,显示他已迈向浪漫主义。
《绑架欧罗巴》
E、安东尼奥·卡诺瓦(1757-1822),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
他的作品标志着雕塑从戏剧化的巴洛克时期进入到以复兴古典风格为追求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美惠三女神》
F、雅姆·蒂索(1836-1902),出生于法国,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画家。他这个新古典有点后知后觉的样子。
1858年,他成为欧洲拉斐尔前派画家拉莫特和费隆德罕的学生。同一画室中还有德加。
像变色龙一样,蒂索在他整个艺术生涯中不断地开拓新的艺术风格,从受利思启发的历史风俗画,到拉斐尔前派,印象派倾向,现代写实,直到宗教艺术的最高境界。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https://145758.com/yishudiangu/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