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展览
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新客家地区的代表,是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典型。深圳市龙岗区不仅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也是深圳客家文化最典型的区域。大芬美术馆立足深圳市龙岗区,对本土客家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厚的情感关切与当代使命。本次展览,在以往探索客家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大芬美术馆梳理研究馆藏的客家题材美术作品,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出,以精炼的文化解读和丰富的绘画表现方式来呈现深圳客家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客家文化和深圳本土文化的研究与思考。
大芬美术馆正在展出 “ 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 ,展览分为“ 聚族于斯·客家样貌”“脉脉相传·客家风尚”“海纳百川·滨海客家”三大板块呈现,展期至2023年10月8日。
聚族于斯·客家样貌:客家民系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现目前为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省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闽、粤、赣地区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山多地少,为了少占耕地,客家人依山建屋。又为了防山野猛兽、盗贼侵扰,客家人便营建围龙屋、走马楼等聚居式建筑,也渐渐形成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
贺丹《客家小院》
围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建筑。客家围屋被称为“夯土的史书”,现今,在深圳现存300多座客家围屋,其中深圳市龙岗区的鹤湖新居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而大鹏所城、甘坑小镇、大万世居等地依然可以见到老客家建筑遗迹。
徐里《聚族于斯》
脉脉相传·客家风尚:客家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在迁徙途中已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崇祖先,重教育”,是客家人文化的体现。客家人在居住的村落里,大都建有祖公堂即祠堂,作为陈放祖宗公牌和祭祀祖宗的地方。逢年过节,客家人到宗庙或祠堂祭祖,仪式十分隆重,整个祭拜过程都显示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在围屋的后围中间多建有龙厅或高于堂屋和碉楼的望楼,在全围楼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大家族的议事厅和学校,让本姓宗族子弟在这里接受儒家的思想文化教育。
赵伟东《祭祖》
海纳百川·滨海客家:深圳客家的生存条件既靠山又面海,在长期生活中与当地原住民交融,形成了渔农结合的生活方式,经济上亦农亦商,文化上具有开放、重商、包容、进取的思想观念。就这样,深圳客家在原有的山居文化基础上融合了重商务实和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的特质,逐渐形成滨海特色的深圳客家文化特色。
文祯非《源》
千万邦文化是集数字科技、文化艺术和版权交易于一身的综合性文艺交流平台,在这里,您能够获取最新文化资讯,交流艺术心得,平台还提供绘画艺术、数字潮玩和动漫头像等多种形式的IP商用版权服务。别再犹豫了,关注千万邦,开启属于你的艺术之旅吧!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https://145758.com/yishuzhanlan/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