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艺术鉴赏

化自然为理想的新篇——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元代,强悍的蒙古铁蹄呼啸南下,征服了诗意风雅、词章纵横的赵宋,对习惯于礼教的文人而言,历史来到一处前所未有的节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人集体成为南宋的遗民,面临抵抗与妥协的抉择。浸润于理学与禅宗的他们,既在悲愤填膺之中表现出坚不可摧的意志,也在委曲求全之中体现出百折不挠的韧性。

正因如此,绘画作为他们抒发性灵的一种方式,无论在形态还是内涵上,都呈现出强烈的变化,由此产生出丰富的内容与风格。

或多或少,由南宋入元的文人们在画风与境遇间不断转换,他们将浓烈的个性融入绘画,冲淡了宋代绘画力造自然之境的追求,转而追求心灵之境,开启了中国绘画新的时代。

然而他们之中,有一位充满矛盾的画家,画下一幅不同寻常的杰作。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jpg

《鹊华秋色图》元· 赵孟頫

1295年,元初巨匠赵孟頫,为思乡的友人画下《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在画上的题跋中大概表明了本幅画卷创作的缘由:这件山水短卷,是他自北方辞官归来,为从未亲见祖籍风光的好友周密所绘,描绘了山东济南“华不注山”与“鹊山”双峰并秀的景致,用以安慰好友的思乡之情。

画面中辽远的水泽上,汀州错落,沙岸萦回,渔人撑篙相视,芦苇垂首摇曳,仿佛有微风吹过;在一行丛树的掩映间,率先进入眼帘的,是名为“华不注”的高峰,它远远地矗立着,尖峭的山形仿若拨地而起,为平静的气氛增添一抹庄严;山峰之下,几株杂树木叶尽褪,透过槎枒的枝杈,似乎能感到秋日空气澄澈;向左,一片树林与它们隔水相对,九株秋树姿态各异,错综生长在由远及近、斗折蜿蜒的坡岸上,占据了近景,比之矗立的华山,州渚因此显得更加辽远;接着,视线越过树林,数间农舍安静坐落在平滩上;门前晾晒的渔网、悠闲的羊群、掩户的农妇、提罾的渔叟,共同组成梦境般恬静温和的田园景致;而在田园背后、层林之间,“鹊山”悄然露出它平缓的山脊,与尖峭的华山遥相呼应;顺着它的方向,视线延伸向地平线的远端,随着横布的沙洲,终于落回一片虚空。

在那个家仇国恨交织激昂的时代,它显得太平淡了,不像龚开的骏骨。羸弱却不屈;也不像钱选的待渡,之中仍饱含着期许,这幅画里仿佛空空如也,什么感情也不存在,没有内心的渴望、没有归隐的欲图,只有一片安静祥和的世界。

但这世界超越了现实,流露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独特气质——浓重的青绿与韵致的淡雅,不协调的比例与观感的自然,朴实无华的线条与超然的笔意——看似矛盾的因素相互聚合,最终成为温雅和畅、古意盎然的风景。

千万邦文化是集数字科技、文化艺术和版权交易于一身的综合性文艺交流平台,在这里,您能够获取最新文化资讯,交流艺术心得,平台还提供绘画艺术、数字潮玩和动漫头像等多种形式的IP商用版权服务。别再犹豫了,关注千万邦,开启属于你的艺术之旅吧!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https://145758.com/yishujianshang/118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